免费发布
查看: 641|回复: 0

鄂州疾控紧急提醒:进入高发期,不要采食!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5-6-5 11:03:58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近日,湖北多地雨水频繁,山林湿润处却暗藏杀机,野生蘑菇中毒已进入高发期。湖北各地相继报告多起群众自采误食灰花纹鹅膏、裂皮鹅膏等剧毒野生蘑菇引发中毒事件。

鄂州疾控紧急提醒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,请不要采食野生蘑菇!一旦发生误食野生蘑菇中毒,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,千万不要延误24小时黄金救治时间!严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(含集贸市场)和个人加工、销售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,造成伤亡的将承担法律责任!

>>>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常识

这些“死亡蘑君”擅长伪装:灰花纹鹅膏披着灰褐色外衣,低调朴素;裂皮鹅膏则顶着浅色菌盖,毫不起眼。它们抛弃了“鲜艳蘑菇才有毒”的刻板印象,用最平凡的外表包裹最致命的杀机。


>>>死亡面具:剧毒双煞的真容

灰花纹鹅膏与裂皮鹅膏,这对“剧毒双煞”正成为蘑菇中毒的头号杀手。灰花纹鹅膏堪称“死亡冠军”——近年来,它是全省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毒蘑菇。其菌盖呈灰色至深灰色,表面有深色纤丝状隐花纹,如同披着迷彩的杀手。裂皮鹅膏同样致命。它在全省广泛分布,中毒后潜伏期同样长达6小时以上。进食量越大,抢救机会越低。

二者都采用“三重伪装术”:
- “戴帽”:菌盖覆盖顶部
- “系裙”:菌柄中段有菌环
- “穿靴”:基部膨大有菌托

这些特征本应是警示标志,但在自然环境中因风吹雨打而变得难以辨认。更可怕的是,剧毒鹅膏常与可食蘑菇混生。近年来,我省多地发生的中毒事件,就是因误采剧毒的灰花纹鹅膏所致——它与可食的草鸡枞鹅膏如同“孪生兄弟”。


>>>致命陷阱:假愈期的死亡游戏

剧毒鹅膏的杀人手段极其狡诈,采用“温水煮青蛙”式的四步致死法。灰花纹鹅膏含有的鹅膏毒肽,致死剂量仅为0.1mg/kg体重。一个中等大小的子实体,就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。中毒后,毒素在人体内上演“死亡四部曲”:

- 潜伏期(6-12小时):食用后表面风平浪静,患者毫无不适。
- 胃肠炎期(6-48小时):突发恶心、呕吐、剧烈腹痛、“霍乱型”腹泻。
- 假愈期(48-72小时):症状神奇消失,患者以为康复。
-内脏损害期(72-96小时):病情急转直下,出现肝肾功能衰竭。

“假愈期是最危险的陷阱。”一位急诊科医生指出,“此时患者常放弃治疗,而毒素正在疯狂破坏肝肾细胞。当重新出现腹痛、血便时,往往已错过最佳救治时间。”裂皮鹅膏中毒者也一样会出现“回光返照”式好转,随后迅速出现血便、精神萎靡及严重肝肾功能受损。中毒患者以食用量大者尤为危险,最终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。

>>>生死时速:误食后的救命法则

一旦误食剧毒鹅膏,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:

1. 立即拨打120,准确说明野生蘑菇食用史;
2. 保留毒菇样本或拍摄清晰照片,为医生提供关键诊断依据;
3. 清醒状态下立即催吐:用温盐水或肥皂水灌肠帮助排毒;
4. 补充盐糖水:防止脱水休克;
5. 昏迷患者严禁强行灌水:避免窒息。

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,临床采用综合治疗:

- 早期: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素,静脉注射水飞蓟宾;
- 血液净化:血液灌流、血浆置换清除血液毒素;
- 肝损伤治疗:人工肝支持,严重时需肝移植。

终极防线:预防才是保命王道!
面对剧毒鹅膏,最根本的保命法则只有一条:
不采摘!不买卖!不食用!

鄂州精选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
   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
  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3908683031
    举报邮箱:675908390@qq.com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